<<  < 2014 - >  >>
1 2 3 4 5
6 7 8 9 10 11 12
13 14 15 16 17 18 19
20 21 22 23 24 25 26
27 28 29 30 31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 圆的认识》教学过程设计

教师行为

学生学习活动

设计意图

一、起点入手自我梳理

1.揭题:今天,我们一起来认识圆(板书:圆的认识)。 

 

 

2.通过预习,知道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? 

3.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板书。圆心o,半径r无数条都相等,直径d无数条都相等,直径=半径*2半径=直径/2.

 

 

 

 

学生汇报预习后自己收获

 

根据课前预习情况,学生积极汇报,通过汇报,检查学生预习效果,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,为后面的操作验证做好 了铺垫。

二、合作交流,操作验证

1.找一找,这圆纸片的圆心、半径、直径。说说自是怎样在圆纸片上找出并画出圆心、半径、直径?标出相应字母。

2.同桌通过折一折、量一量、比一比、画一画等方法去验证

3.把验证的过程写下来。.汇报。“半径有无数条都相等”怎么来证明?(拿出两个大小不一的圆纸片),看一下,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?直径呢?(有无数条、都相等)。4.一个圆的半径是r,直径是?直径是d,半径是?

 

 

学生动手在圆纸片上找出并画出圆心、半径、直径,并标出相 应字母。展示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的体验。

 

学生操作,用折一折、 量一量、比一比、画 一画等方法验证其中的规律。

学生汇报(预设):

1.对折圆纸片,一直可以折下去,所以认为有无数条。

2.根据“连接圆心到 圆上任意一点叫半径”,圆上应该有无数个点,那么就有无数条半径。 

3.用直尺量了量,发现半径都是相等的。用对折的办法发 现,对折后几条半径都重合。 4.引导学生观察对比后,小结:在同圆或等圆内。直径和半径都相等.

让学生动手操作纸片,通过折一折、画一画、写一写来进一步认识圆。

 

 

 

让学生在自主操作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验证规律的正确性。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积极探究验证的意识。对折法、定义理解法、测量法等,学生这么多验证方法的运用,有利于 学生合作探究意识的加强和培养,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。

 

三、动手画圆,沟通联系

一、画圆。

1.尝试用圆规画圆。

2.反馈错例。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中挑选过的典型错例。估计是哪里出了问题? 3.教师示范画圆并小结。边画圆边讲解:先固定好圆心, 再控制好两脚尖的长度,最后手拿把柄旋转一周。

4.再次尝试画圆,反馈评价学 生的优秀作品。请学生来评价,强调:两脚尖的长度是3厘米,画好后要标出相应的字母和长度。 

二、圆的大小、位置。

1.比较一下作业纸上的两个圆,有什么不同

2.两个圆一大一小?说明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?这两个圆一左一右,那么圆的位置和什么有关呢? 

3.小结:半径决定圆的大小, 圆心决定圆的位置。

 

1.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。 

2.1针尖没有固定好

 2两脚间的距离在变动、圆边上到圆心的距离不相等。 3拿的姿势、旋转方法不对

 

 

画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圆。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预设:大小不同;圆的位置不同半径长度(两脚尖的距离)不同。

 

 

让学生尝试画圆可以真实暴露学生圆规画圆中存在的问题,有利于对症下药,引导学生对画圆方法的总结和纠正。 

 

两次尝试画圆,反馈方法各不相同,画出的两个圆作为设置 “圆的大小与位置于什么有关”这一问题 情境提供了学习材料,一举两得,衔接 自然。

 

在圆的大小与 位置教学中,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、比较、归纳和概括的能力,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。

四、课堂练习,巩固新知

同学们今天在课堂表现不错,现在老师想来检验你们学的怎样,有信心接受挑战吗?

完成课本练一练等习题

1)判断哪条是半径,哪条是直径。

2)根据本课知识填空。

3)判断题

 

 

 

学生完成相关联系,巩固学到的知识。

 

 

通过目的明确、层次清晰、针对性强的练习,达到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

五、运用新知解决问题 

1.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,车轴要装在圆心。

2.怎样在操场上一个很大的圆。

 

 

 

学生理解:半径一样长

学生理解:确定了半径和圆心就可以画一个大圆。

 

学以致用,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应用,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

 

发表评论:
天涯博客欢迎您!